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
政 府 工 作 報 告
——2018年1月22日在陸豐市第十五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陸豐市市長 許偉明
——2018年1月22日在陸豐市第十五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陸豐市市長 許偉明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17年工作回顧
2017年,是陸豐砥礪奮進、加速發展的一年。一年來,在汕尾市委、市政府和陸豐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團結帶領全市人民,積極應對挑戰,奮力攻堅前行,統籌推動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方面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經濟運行穩中有進
經濟增長總體平穩。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9億元,增長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242.1億元,增長16%,其中實施重點項目51個,完成年度投資97.2億元,國道324陸豐穿城路段升級改造、陸豐碧桂園、內湖至碣石旅游公路等7個項目竣工投入使用,完成投資1億元以上的有陸豐核電、寶麗華火電、國道324陸豐穿城路段改建等9個項目,完成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有龍山中學新校區、市東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市第三人民醫院(碣石中心衛生院)等14個項目;農業總產值100.6億元,增長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9.9億元,增長8%;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7億元,增長14.9%,其中稅收貢獻4.07億元,增長18.1%;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8.7億元,其中土地出讓收入5.4億元,創歷史新高;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70.3億元,增長12.3%。
工業發展提質增效。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家、企業研發中心7家,新增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面積1200平方米,一批層次高、支撐力強的企業發揮效益,規模以上工業達到79家,實現工業總產值582.5億元,增長1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1.2億元,增長12.5%。
效益農業加快發展。培育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汕尾市級農業龍頭企業19家,創建農民專業合作社569家,輻射帶動農戶2.95萬戶。23個鎮(場、區)1098個村(組)完成土地確權方案,完成實測面積70.2萬畝,實測率108%;簽發合同書14.3萬本,可頒證率86.7%。糧食種植面積68.7萬畝,總產量24.8萬噸,增長5.6%;畜牧業綜合產值18.9億元,增長4.6%;水產養殖面積8765公頃,養殖產量7.4萬噸,增長7%。建成高標準基本農田6.1萬畝,落實耕地地力補貼47.3萬畝、補助金額4439萬元。榮獲首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單位。
第三產業繁榮發展。第三產業達到95.7億元,增長8.5%。全年接待游客473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2.1億元,增長3.5%。全市限上批發零售業達到14家、房地產開發業達到18家。全年交易商品房面積37.4萬平方米,實現交易額16.9億元。
(二)“三大抓手”再創佳績
交通網絡更加完善。全市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8.89億元。汕汕高鐵陸豐段前期工作順利推進。國道324線陸豐穿城路段改道工程潭西至東海經濟開發區路段已通車,今年上半年將全線貫通。內湖至碣石旅游公路、碣博河公路橋沖至碣石公路改建工程以及國道324線東海段路面升級工程全面竣工投入使用。省道240線陸城霞湖出入口至陸河段路面改造、甲港公路惠來段改建、省道510線河西至西南公路改(擴)建、興汕高速公路陸豐段等一批公路建設項目按計劃有序推進。陸豐甲湖灣電廠10萬噸級碼頭、陸豐(粵東)核電廠零件碼頭工程建設加快,全市城際交通網絡初步形成。
產業園區加快發展。加強與深圳市羅湖區合作,按照“總部研發銷售在深圳,生產基地在陸豐”的模式,推進產業共建。市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完成投資1.6億元,投資10億元的海王制藥項目一期工程一標段主體建設封頂,投資6億元的路華電子科技園項目完成供地并動工建設,投資1.1億元的產業園區標準廠房建設順利啟動。星都經濟開發區收儲土地2200畝,“三甲”地區五金塑膠環保集聚區正在進行規劃設計。
城市建設擴容提質。投入1.2億元完成陸城市民廣場、陸城污水處理廠南北堤截污干管、國道324線東海段、東海大道升級改造等市政項目建設;計劃投入資金24億元的城區供水水源、陸城永泰路、陸城螺河東岸80米沿河大道、市東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陸城管道天然氣、甲子和碣石市政道路升級改造等市政建設項目有序推進,城市形象和功能配套不斷完善。
(三)環境整治勇開新篇
治安環境明顯好轉。以摘除“毒帽”為總抓手,下破釜沉舟之決心,以排山倒海之勢,開展禁毒人民戰爭。全年投入禁毒、治安專項經費2.5億元,重拳打擊涉毒涉槍、“兩搶一盜”、黑惡勢力、聚眾賭博等違法犯罪行為,新建看守所順利搬遷投入使用,收押人員增長一倍至1200人。自去年6月22日啟動立體化巡邏防控體系以來,社會治安連續200多天無發生“雙搶”案件,基本實現每日警情零“雙搶”。全市立涉毒案件236宗,破204宗,抓獲犯罪嫌疑人374名,繳獲各類毒品約275.3千克,抓獲涉毒逃犯180名,兌現舉報獎勵金2200萬元,從根本上扭轉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被動局面。全面打擊整治碣石地區非法加工經營“洋垃圾”舊服裝,清理“三合一”門店3279間,拆除儲存、加工、經營棚寮3017間,收繳舊服裝1萬多噸,走私舊服裝長期泛濫的形勢得到根本性遏制。
創文創衛成效顯著。開展環境衛生清理整治行動,清理衛生死角各類垃圾近95萬噸,清理拆除違章違建約49萬平方米,圍蔽和搭建文明墻約5萬平方米,完成7個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示范點,707個自然村完成村莊人居環境綜合整治,348個自然村完成村莊規劃,520個自然村完成村巷道硬底化,873個自然村實現村村通自來水,1047個自然村完成垃圾整治并建立衛生保潔隊伍,236個自然村實行畜禽集中圈養、人畜分離,147個自然村實行雨污分流,282個自然村建有小公園、文化活動場所或綠化帶。全市環境衛生明顯好轉,被列為“廣東省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政務整治深入推進。全面深化政務整治、正風肅紀集中行動,整治各類干部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庸政懶政怠政問題,查處“為官不為”問題案件19件157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一門式一網式”政府服務,33個單位入駐市政務服務管理中心,701項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進駐集中辦理,開通21個鎮級辦事點、335個村(居)辦事點。全面完成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標準化工作,行政許可事項辦理時限比法定時限壓縮30%以上。
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堅決落實中央環保、海洋督察問題整改,堅守生態紅線和環保底線,嚴格落實河(庫)長制,推進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大重點區域環境整治力度,關停和搬遷畜禽養殖場戶34個,關停非法電鍍廠26家,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節能減排扎實有效。生態建設不斷強化,完成碳匯造林6.7萬畝、森林撫育18.1萬畝,創建省級鄉村綠化美化工程示范點4個,全市森林蓄積量122.5萬立方米,森林資源覆蓋率42.3%。
(四)社會管理不斷加強
城市管理不斷規范。城市總體規劃及陸城中心區核心地段、火車站場周邊區域、行政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進展順利,完成10個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和28個項目規劃條件論證報告。進一步規范房地產市場管理,封停違章建筑56宗。
安全監管強力推進。深刻汲取陂洋“5·1”、海豐公平“12·9”火災事故教訓,大力開展以消防安全為重點的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動,排查整治各類安全隱患5685處,關閉取締非法加油站點215家,查扣非法成品油47.4噸,查封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涉氨制冷企業10家。加強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集中整治食品藥品安全隱患。
信訪維穩有效落實。以抓源頭、常預防為根本,以重民生、解民困為重點,以夯實責任、完善機制為主線,落實信訪維穩責任,開展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完善多元化矛盾化解機制,妥善解決人民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無出現非正常上訪現象。加強公共安全和應急管理,妥善處置各類突發事件,促進社會大局持續穩定。
計生殯改加強管理。人口計生政策得到有效落實,全市常住人口出生率15.9‰,政策生育率96.9%。全面實施兩孩政策,提升人口出生質量。嚴格實施遺體火化“一刀切”政策,平均火化率達到92.7%。大力推進殯葬改革服務,建設骨灰樓1座。
(五)民生福祉水平提高
精準扶貧成效明顯。落實綜合扶貧措施,籌集扶貧資金10億多元,投入到66個貧困村民生經濟項目、1.3萬戶有勞動能力貧困戶脫貧增收項目,全市實現脫貧人口2.9萬人,貧困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500元,比幫扶前增收3800多元,其中,深圳市投入資金4.4億元對口幫扶我市50個貧困村,實現脫貧人口1.6萬人,貧困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300元,比幫扶前增收4600多元,順利完成脫貧任務目標。認真開展貧困村創建新農村示范村工作,全面開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行動,完成66個省定貧困村村莊整治規劃編制并啟動整治工作。
教育事業加快發展。高考再創佳績,全市高考入圍人數8541人,比上年增加885人。啟動廣東省教育現代化先進市創建工作,大力推進龍山中學新校區和市青少年宮項目建設,引進汕尾市普寧華美實驗學校,加強師德師風整頓,推進校長公開招聘和交流工作。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文體事業成績斐然。市文化中心以及甲子文化藝術中心竣工落成,正式對外開放。龍山發射塔和南塘尖山發射臺完成機房和發射鐵塔建設,實現數字廣播電視在我市范圍全覆蓋。陸豐皮影戲傳承保護中心赴匈牙利佩奇市參加高樂酷麗特國際皮影藝術節展覽展演并獲“藝術獎”,市“兩縱”文化藝術團參加省第四屆中國民族器樂大賽榮獲業余組合奏金獎,市文化館選送《錢鼓聲聲》參加省第七屆群眾音樂舞蹈花會大賽榮獲銅獎。加強體育工作,組團參加汕尾市首屆運動會,學生組、成人組代表隊均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績。足球運動蓬勃發展,獲得第二屆廣東省百縣足球賽汕尾賽區第一名和省總決賽第三名,創造有史以來足球最好成績。
醫療衛生不斷改善。全面鋪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繼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之后,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正式取消藥品加成,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20家鄉鎮醫院上線廣東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信息化管理。市人民醫院外科綜合樓、市中醫院住院樓、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和市第二、第三人民醫院(甲子、碣石中心衛生院)以及13所衛生院標準化、133個農村衛生站規范化建設全面開工。
社會保障更加有力。集中財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年各類民生支出52.4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4.6%。城鎮新增就業1.88萬人,轉移勞動力就業1.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覆蓋率達92.3%,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覆蓋率達68.6%。投入1400萬元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項目3個,住房69套,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去年向社會承諾的十件民生實事全部完成,發展成果更多的惠及全市人民。
此外,國防建設、外事僑務、民族宗教工作有新進步,人事編制、審計、供銷、打假、氣象、三防、地震、人防、檔案、地方志、老年人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績,工會、團委、婦聯、科協、殘聯、文聯、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過去的一年,我們自加壓力,提效能、優服務,自身建設不斷加強。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把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作為第一位的政治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徹落實到政府工作中,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馳而不息糾正“四風”,嚴控“三公”經費。堅持政府常務會議學法制度,推進政務公開和各領域辦事公開,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和社會公眾監督,承辦人大代表建議20件、政協委員提案50件。主動加強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及人民團體的聯系,廣泛聽取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行政績效管理、執政能力建設、行政成本控制和行政行為監督,完善督查問責機制,政府履職能力和水平明顯提升。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市委統攬全局、智慧指引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傾力支持、有效監督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團結奮斗、勇于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以及所有關心支持陸豐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過去一年,我市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進步,但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比較突出,成為制約全市人民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現在:經濟總量小,產業化水平低,財政收支矛盾突出,人均GDP與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差距較大。主導產業不突出,產業集聚度不高,實體經濟效能偏低。全域統籌發展存在不少短板,城鄉公共資源布局不夠平衡,扶貧、教育、醫療、就業、社保、住房、養老等民生事業欠賬多,公共服務有效供給不足。市容市貌、村容村貌、交通秩序、生態環境有待優化,社會治安、殯葬改革、資源環境等管理仍需提高。服務型政府建設任重道遠,有的部門和干部缺乏改革勇氣和擔當精神,依法行政意識和水平有待提高,管理服務效能仍存在許多薄弱環節。對此,我們將以問題為導向,采取更加積極的態度、更加有力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一)經濟運行穩中有進
經濟增長總體平穩。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9億元,增長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242.1億元,增長16%,其中實施重點項目51個,完成年度投資97.2億元,國道324陸豐穿城路段升級改造、陸豐碧桂園、內湖至碣石旅游公路等7個項目竣工投入使用,完成投資1億元以上的有陸豐核電、寶麗華火電、國道324陸豐穿城路段改建等9個項目,完成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有龍山中學新校區、市東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市第三人民醫院(碣石中心衛生院)等14個項目;農業總產值100.6億元,增長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9.9億元,增長8%;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7億元,增長14.9%,其中稅收貢獻4.07億元,增長18.1%;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8.7億元,其中土地出讓收入5.4億元,創歷史新高;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70.3億元,增長12.3%。
工業發展提質增效。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家、企業研發中心7家,新增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面積1200平方米,一批層次高、支撐力強的企業發揮效益,規模以上工業達到79家,實現工業總產值582.5億元,增長1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1.2億元,增長12.5%。
效益農業加快發展。培育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汕尾市級農業龍頭企業19家,創建農民專業合作社569家,輻射帶動農戶2.95萬戶。23個鎮(場、區)1098個村(組)完成土地確權方案,完成實測面積70.2萬畝,實測率108%;簽發合同書14.3萬本,可頒證率86.7%。糧食種植面積68.7萬畝,總產量24.8萬噸,增長5.6%;畜牧業綜合產值18.9億元,增長4.6%;水產養殖面積8765公頃,養殖產量7.4萬噸,增長7%。建成高標準基本農田6.1萬畝,落實耕地地力補貼47.3萬畝、補助金額4439萬元。榮獲首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單位。
第三產業繁榮發展。第三產業達到95.7億元,增長8.5%。全年接待游客473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2.1億元,增長3.5%。全市限上批發零售業達到14家、房地產開發業達到18家。全年交易商品房面積37.4萬平方米,實現交易額16.9億元。
(二)“三大抓手”再創佳績
交通網絡更加完善。全市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8.89億元。汕汕高鐵陸豐段前期工作順利推進。國道324線陸豐穿城路段改道工程潭西至東海經濟開發區路段已通車,今年上半年將全線貫通。內湖至碣石旅游公路、碣博河公路橋沖至碣石公路改建工程以及國道324線東海段路面升級工程全面竣工投入使用。省道240線陸城霞湖出入口至陸河段路面改造、甲港公路惠來段改建、省道510線河西至西南公路改(擴)建、興汕高速公路陸豐段等一批公路建設項目按計劃有序推進。陸豐甲湖灣電廠10萬噸級碼頭、陸豐(粵東)核電廠零件碼頭工程建設加快,全市城際交通網絡初步形成。
產業園區加快發展。加強與深圳市羅湖區合作,按照“總部研發銷售在深圳,生產基地在陸豐”的模式,推進產業共建。市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完成投資1.6億元,投資10億元的海王制藥項目一期工程一標段主體建設封頂,投資6億元的路華電子科技園項目完成供地并動工建設,投資1.1億元的產業園區標準廠房建設順利啟動。星都經濟開發區收儲土地2200畝,“三甲”地區五金塑膠環保集聚區正在進行規劃設計。
城市建設擴容提質。投入1.2億元完成陸城市民廣場、陸城污水處理廠南北堤截污干管、國道324線東海段、東海大道升級改造等市政項目建設;計劃投入資金24億元的城區供水水源、陸城永泰路、陸城螺河東岸80米沿河大道、市東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陸城管道天然氣、甲子和碣石市政道路升級改造等市政建設項目有序推進,城市形象和功能配套不斷完善。
(三)環境整治勇開新篇
治安環境明顯好轉。以摘除“毒帽”為總抓手,下破釜沉舟之決心,以排山倒海之勢,開展禁毒人民戰爭。全年投入禁毒、治安專項經費2.5億元,重拳打擊涉毒涉槍、“兩搶一盜”、黑惡勢力、聚眾賭博等違法犯罪行為,新建看守所順利搬遷投入使用,收押人員增長一倍至1200人。自去年6月22日啟動立體化巡邏防控體系以來,社會治安連續200多天無發生“雙搶”案件,基本實現每日警情零“雙搶”。全市立涉毒案件236宗,破204宗,抓獲犯罪嫌疑人374名,繳獲各類毒品約275.3千克,抓獲涉毒逃犯180名,兌現舉報獎勵金2200萬元,從根本上扭轉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被動局面。全面打擊整治碣石地區非法加工經營“洋垃圾”舊服裝,清理“三合一”門店3279間,拆除儲存、加工、經營棚寮3017間,收繳舊服裝1萬多噸,走私舊服裝長期泛濫的形勢得到根本性遏制。
創文創衛成效顯著。開展環境衛生清理整治行動,清理衛生死角各類垃圾近95萬噸,清理拆除違章違建約49萬平方米,圍蔽和搭建文明墻約5萬平方米,完成7個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示范點,707個自然村完成村莊人居環境綜合整治,348個自然村完成村莊規劃,520個自然村完成村巷道硬底化,873個自然村實現村村通自來水,1047個自然村完成垃圾整治并建立衛生保潔隊伍,236個自然村實行畜禽集中圈養、人畜分離,147個自然村實行雨污分流,282個自然村建有小公園、文化活動場所或綠化帶。全市環境衛生明顯好轉,被列為“廣東省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政務整治深入推進。全面深化政務整治、正風肅紀集中行動,整治各類干部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庸政懶政怠政問題,查處“為官不為”問題案件19件157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一門式一網式”政府服務,33個單位入駐市政務服務管理中心,701項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進駐集中辦理,開通21個鎮級辦事點、335個村(居)辦事點。全面完成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標準化工作,行政許可事項辦理時限比法定時限壓縮30%以上。
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堅決落實中央環保、海洋督察問題整改,堅守生態紅線和環保底線,嚴格落實河(庫)長制,推進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大重點區域環境整治力度,關停和搬遷畜禽養殖場戶34個,關停非法電鍍廠26家,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節能減排扎實有效。生態建設不斷強化,完成碳匯造林6.7萬畝、森林撫育18.1萬畝,創建省級鄉村綠化美化工程示范點4個,全市森林蓄積量122.5萬立方米,森林資源覆蓋率42.3%。
(四)社會管理不斷加強
城市管理不斷規范。城市總體規劃及陸城中心區核心地段、火車站場周邊區域、行政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進展順利,完成10個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和28個項目規劃條件論證報告。進一步規范房地產市場管理,封停違章建筑56宗。
安全監管強力推進。深刻汲取陂洋“5·1”、海豐公平“12·9”火災事故教訓,大力開展以消防安全為重點的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動,排查整治各類安全隱患5685處,關閉取締非法加油站點215家,查扣非法成品油47.4噸,查封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涉氨制冷企業10家。加強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集中整治食品藥品安全隱患。
信訪維穩有效落實。以抓源頭、常預防為根本,以重民生、解民困為重點,以夯實責任、完善機制為主線,落實信訪維穩責任,開展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完善多元化矛盾化解機制,妥善解決人民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無出現非正常上訪現象。加強公共安全和應急管理,妥善處置各類突發事件,促進社會大局持續穩定。
計生殯改加強管理。人口計生政策得到有效落實,全市常住人口出生率15.9‰,政策生育率96.9%。全面實施兩孩政策,提升人口出生質量。嚴格實施遺體火化“一刀切”政策,平均火化率達到92.7%。大力推進殯葬改革服務,建設骨灰樓1座。
(五)民生福祉水平提高
精準扶貧成效明顯。落實綜合扶貧措施,籌集扶貧資金10億多元,投入到66個貧困村民生經濟項目、1.3萬戶有勞動能力貧困戶脫貧增收項目,全市實現脫貧人口2.9萬人,貧困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500元,比幫扶前增收3800多元,其中,深圳市投入資金4.4億元對口幫扶我市50個貧困村,實現脫貧人口1.6萬人,貧困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300元,比幫扶前增收4600多元,順利完成脫貧任務目標。認真開展貧困村創建新農村示范村工作,全面開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行動,完成66個省定貧困村村莊整治規劃編制并啟動整治工作。
教育事業加快發展。高考再創佳績,全市高考入圍人數8541人,比上年增加885人。啟動廣東省教育現代化先進市創建工作,大力推進龍山中學新校區和市青少年宮項目建設,引進汕尾市普寧華美實驗學校,加強師德師風整頓,推進校長公開招聘和交流工作。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文體事業成績斐然。市文化中心以及甲子文化藝術中心竣工落成,正式對外開放。龍山發射塔和南塘尖山發射臺完成機房和發射鐵塔建設,實現數字廣播電視在我市范圍全覆蓋。陸豐皮影戲傳承保護中心赴匈牙利佩奇市參加高樂酷麗特國際皮影藝術節展覽展演并獲“藝術獎”,市“兩縱”文化藝術團參加省第四屆中國民族器樂大賽榮獲業余組合奏金獎,市文化館選送《錢鼓聲聲》參加省第七屆群眾音樂舞蹈花會大賽榮獲銅獎。加強體育工作,組團參加汕尾市首屆運動會,學生組、成人組代表隊均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績。足球運動蓬勃發展,獲得第二屆廣東省百縣足球賽汕尾賽區第一名和省總決賽第三名,創造有史以來足球最好成績。
醫療衛生不斷改善。全面鋪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繼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之后,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正式取消藥品加成,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20家鄉鎮醫院上線廣東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信息化管理。市人民醫院外科綜合樓、市中醫院住院樓、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和市第二、第三人民醫院(甲子、碣石中心衛生院)以及13所衛生院標準化、133個農村衛生站規范化建設全面開工。
社會保障更加有力。集中財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年各類民生支出52.4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4.6%。城鎮新增就業1.88萬人,轉移勞動力就業1.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覆蓋率達92.3%,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覆蓋率達68.6%。投入1400萬元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項目3個,住房69套,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去年向社會承諾的十件民生實事全部完成,發展成果更多的惠及全市人民。
此外,國防建設、外事僑務、民族宗教工作有新進步,人事編制、審計、供銷、打假、氣象、三防、地震、人防、檔案、地方志、老年人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績,工會、團委、婦聯、科協、殘聯、文聯、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過去的一年,我們自加壓力,提效能、優服務,自身建設不斷加強。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把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作為第一位的政治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徹落實到政府工作中,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馳而不息糾正“四風”,嚴控“三公”經費。堅持政府常務會議學法制度,推進政務公開和各領域辦事公開,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和社會公眾監督,承辦人大代表建議20件、政協委員提案50件。主動加強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及人民團體的聯系,廣泛聽取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行政績效管理、執政能力建設、行政成本控制和行政行為監督,完善督查問責機制,政府履職能力和水平明顯提升。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市委統攬全局、智慧指引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傾力支持、有效監督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團結奮斗、勇于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以及所有關心支持陸豐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過去一年,我市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進步,但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比較突出,成為制約全市人民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現在:經濟總量小,產業化水平低,財政收支矛盾突出,人均GDP與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差距較大。主導產業不突出,產業集聚度不高,實體經濟效能偏低。全域統籌發展存在不少短板,城鄉公共資源布局不夠平衡,扶貧、教育、醫療、就業、社保、住房、養老等民生事業欠賬多,公共服務有效供給不足。市容市貌、村容村貌、交通秩序、生態環境有待優化,社會治安、殯葬改革、資源環境等管理仍需提高。服務型政府建設任重道遠,有的部門和干部缺乏改革勇氣和擔當精神,依法行政意識和水平有待提高,管理服務效能仍存在許多薄弱環節。對此,我們將以問題為導向,采取更加積極的態度、更加有力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之年,做好各項工作意義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市委十三屆五次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著力加強項目建設、補齊產業短板、克服發展難題、塑造生態特色、匯聚民生福祉,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努力推動陸豐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更高水平發展。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人均生產總值增長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8%;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0%;城鄉居民收入增長8%;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38%以內;各項約束性指標控制在上級下達的范圍以內。
實現上述目標,必須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狠抓項目落地投產,催生經濟發展新動能
加快重點項目建設。今年安排重點建設項目55個,年度計劃投資91.9億元。其中,能源保障項目5個,年度計劃投資44億元,分別是陸豐核電、寶麗華火電、農村配電網、新能源汽車充電、汕尾后湖海上風電場項目;交通通訊項目9個,年度計劃投資5.4億元,分別是國道324線陸豐穿城路段改建、省道510線陸豐市河西至西南段改建、省道240線陸城霞湖出入口至陸河段路面改造、甲港公路惠來段改建、烏坎沿海公路、北堤路龍潭中學路段、市區道路升級改造、碣石市政道路升級改造、甲子市政道路升級改造項目;重大發展平臺項目3個,年度計劃投資4.1億元,分別是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星都經濟開發區起步區建設、“三甲”地區五金塑膠環保集聚區項目;現代產業體系項目3個,年度計劃投資6.9億元,分別是路華電子科技園、海王醫藥健康產業基地、比德能源二期項目。同時,計劃引進比亞迪汽車零配件、潤陸新材料等5個新建工業項目;農林水利項目5個,年度計劃投資10.4億元,分別是城區供水水源、中小河流治理、省級新農村示范片建設、高效節水灌溉工程、66個省定貧困村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項目;市政建設項目7個,年度計劃投資3.8億元,分別是陸城美食文化廣場、陸城永泰路 、東河兩岸改造升級、螺河東路、運河建設項目、陸城自來水廠、碣石美食城項目;社會事業項目17個,年度計劃投資12.1億元,分別是市委黨校改建、龍山中學新校區 、汕尾市華美普寧學校、市職業技術學校教學綜合樓、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宿舍樓及實訓樓、市特殊教育學校新建康訓樓及宿舍樓、市人民醫院外科綜合樓、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市第二人民醫院、市第三人民醫院、13所衛生院達標、廣東藍太陽中心醫院、市殘疾人康復中心、青少年宮、體育館、中醫院住院樓和河圖、新安、甲秀等學校建設項目;環保民生保障及其他項目6個,年度計劃投資4.8億元,分別是市東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甲子自來水廠、甲子漁港、碣石漁港、東橋糧食儲備庫、汕尾市民兵武器裝備倉庫。
推動產業共建升級。全方位加強與深圳市羅湖區合作共建,以市產業園區為中心,輻射帶動星都和“三甲”片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拉大園區建設框架,擴大園區輻射范圍,實打實抓項目、辦實業。發揮投資開發融資平臺,認真策劃、包裝、申報國家和省投融資項目,爭取更多的資金扶持。推進園區發展基金市場化運作,吸引各類社會資本參與園區建設。創新招商方式,積極開展項目招商、節慶招商、網絡招商、以商招商,提升招商引資實效,力爭引進5個實體工業企業落戶陸豐。落實親商安商措施,完善“領導聯系包干”、“審批服務一條龍”等制度,確保招商引資項目快速落地、招商服務“一竿子”落實到底。
管好用活土地資源。加強國土資源管理,有序有償開發利用國土資源。對各類土地違法違規行為,要堅決打擊;對長期閑置的土地,要堅決收回重新規劃;對涉及變更使用性質和規劃條件的土地,要依法依規走足程序;對違章建筑和私賣土地行為,要依法嚴厲打擊取締。要發揮市政、水務、教育、交通、產業園區等投融資公司作用,盤活國有資產,加強與融資機構對接,在控制政府性債務的前提下開辟合法合規的融資渠道,保障項目建設資金需求。嚴格控制建設用地總體規模,優化土地利用空間布局,加大土地儲備力度,力爭全年完成收儲土地9000畝,保障重點項目用地需求。土地儲備項目所產生的政府收益,將重點支持鄉鎮的市政建設,提高鄉鎮土地儲備的積極性。加強河沙等礦產資源管理,促進資源有序開發利用。
(二)著力做大實體經濟,建設現代產業新體系
精準發展主導產業。以創新驅動為動能,以生物制藥、清潔電力能源產業作為主攻方向,以陸豐核電、寶麗華火電、海王制藥等企業為龍頭,完善上下游產業鏈,引導產業集聚發展,提高產業層次。加大引進、培育和建設先進制造業,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進圣誕禮品、五金配件、食品加工、服裝加工、珠寶加工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品牌企業和名牌產品。創新服務企業辦法,加大對已投產重點項目、重點企業的幫扶力度,解決企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催生產業形成更多的新產能。
發展特色海洋經濟。加強海洋資源管控和保護,有序開發海灣、海濱和海島資源,拓展藍色發展空間。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規范養殖生產,創建一批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著力發展海產品精深加工,推進海產品倉儲物流設施建設,提高海洋漁業經濟效益。完善涉?;A設施,加強甲子漁港、碣石漁港建設。
做大做強旅游產業。依托“紅、藍、綠、古、特”五色旅游資源,大力發展觀光度假、特色購物休閑、民間風俗體驗、愛國主義教育、歷史文化探究等特色旅游,推動玄武山、清云山、周恩來渡海處、大安石寨古村落、甲東麒麟山等旅游項目建設,加快景點景區配套建設,提高旅游服務功能和檔次,擦亮“粵東旅游黃金海岸”品牌,打造“廣東旅游強縣”和省著名濱海旅游目的地。
(三)統籌城鄉規劃建設,構建協調發展新格局
完善交通基礎建設。以建設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為目標,進一步完善綜合交通規劃,重點推進汕汕鐵路陸豐段、國道324線陸豐穿城路段、省道510線河西至西南、省道240線陸城霞湖出入口至陸河段、甲港公路惠來段、烏坎沿海公路、螺河東路、碣石和甲子市政道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加快城市擴容提質。按照“以產促城、產城融合”的思路,樹立經營城市的理念,以螺河為中心,向東西兩岸拓展,不斷擴大中心城區規模。重點加快市城區供水水源、陸城美食文化廣場、陸城永泰路、陸城自來水廠、青少年宮、體育館和游泳池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步推進公園、公共停車場、充電樁、公廁、自來水管網、天然氣管道、城市防澇設施等城市配套建設,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抓好鎮村統籌規劃。做好鎮村規劃修編,引導鎮村立足特色,協調發展。重點推進碣石、甲子、南塘3個中心鎮規劃建設,不斷增強中心鎮的輻射和帶動能力,打造一批“宜居、宜業、宜游”的特色小鎮。加快大安鎮石寨村、南溪村,西南鎮溪云村、安溪村、青塘村5個行政村省級新農村示范片建設。
深入推進創文創衛。繼續推進干線公路、背街小巷、集貿市場衛生環境綜合整治,清理整治占道經營、亂停亂放和違章戶外廣告,確保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和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得到有效整治,市容市貌得到有效治理,交通秩序得到有效改善,陳規陋習得到有效糾正。加大違建巡查管控力度,保持市區違法建筑“零增量”。推進美化綠化亮化工程,加強城市建筑外立面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服務水平,實現創建省文明城市目標。
(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新發展
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加快陸豐優質稻生產基地建設,提升優勢農產品發展水平,扶持培育一批省級名特優新農業特色品牌,爭創一批國家級、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拓寬銷售渠道,推動農產品加工企業轉型升級。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加強質量安全監管,維護糧食流通秩序,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打造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市。
改善鄉村生活環境。加快66個省定貧困村新農村建設步伐,確保在年底達到省驗收標準。深入開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行動,確保年底前基本完成村莊綠化美化,所有自然村達到創建新農村示范村整治標準。大力推進村道硬化、集中供水、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四個覆蓋”,確保年底前實現20戶以上自然村道路硬底化全覆蓋,合理配置標準垃圾屋、收集點和保潔員,基本實現雨污分流、污水排放管道收集或暗渠化、畜禽集中圈養。全面實現農民住房、基本公共服務、鄉風民風、農民收入、基層治理水平“五個提升”,確保年底前完成貧困村危房改造任務和農村舊房整治,自然村基本實現通電視廣播、通物流快遞、通光纖網絡,50%以上行政村達到文明村建設標準,80%以上行政村達到民主法治村創建標準。
深化農村體制改革。落實中央土地政策,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全力推進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攻堅工作,從“抓進度”轉向“保質量”,確保全面完成確權登記頒證任務。規范完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服務平臺,全面實現縣、鎮、村三級互聯互通。推進財政資金、農村金融、農業保險改革創新,規避農業生產風險。
(五)突出生態環境治理,踐行綠色發展新理念
開展污染綜合治理。大力推進大氣、污水、噪音等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實施水更清行動計劃,嚴格落實河長制,加強螺河、龍潭水庫等飲用水源水質保護,開展以水源保護區、供水河道為核心的上下游、支流等連片區域的水污染治理。加快陸城、甲子、碣石、產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及污水處理設施和市東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加強從田頭到餐桌農產品質量安全鏈條多環節質量檢測,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扎實開展農業污染源治理,降低和防范環境風險。
推行節能減污降碳。明確環保節能和質量效益并重的產業發展方向,認真落實能耗和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嚴把環保準入關口,淘汰和控制新建高耗能項目。加強重點耗能工業企業節能管理,引導和鼓勵工業企業推行清潔化改造。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完成淘汰“黃標車”任務。鼓勵全面低碳出行,推廣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開展全民環境宣傳教育行動,鼓勵引導群眾自覺養成健康、文明、低碳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碳匯造林、生態景觀林帶、森林公園和鄉村綠化美化四大重點林業生態工程,完成造林3.6萬畝、森林撫育11萬畝任務,建設鄉村綠化美化示范點5個。嚴守林業生態紅線,嚴控山火發生,切實保護森林資源。
(六)加快補齊民生短板,聚焦人民群眾新期待
全力實施精準扶貧。打好脫貧攻堅政策組合拳,圍繞“一鎮一業”、“一村一品”要求,因地制宜引導貧困村發展特色產業,提高農村集體資產收入水平,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落實貧困人口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政策,抓好兜底保障政策落地見效。強化幫扶責任評估考核,高質量完成66個省定貧困村、2.9萬相對貧困人口同步脫貧任務,貧困村集體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
扎實推進教育“創現”。以創建廣東省教育現代化先進市為目標,合理規劃學校布局,引進社會資本興建學校。抓好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大力發展公益普惠性幼兒園,加強社區教育,改善教育教學條件,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加快推進龍山中學新校區、汕尾市普寧華美實驗學校、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宿舍樓和實訓大樓、河圖職校、新安職校、甲秀職校等教育重點項目建設,增強教育發展后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全面實施衛生創強。落實健康中國規劃,努力讓人民群眾公平地享有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加快市人民醫院外科綜合樓、市中醫院住院樓、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廣東藍太陽中心醫院和市第二、第三人民醫院(甲子、碣石中心衛生院)以及13所衛生院達標建設。推動優質醫療服務資源下沉,支持和規范引導社會辦醫,推動分級診療和基層首診。引進醫學優勢學科和優秀醫學人才,加強全科醫生培養。加強婦幼健康、孕前優生服務,提高人口素質。
增強社會保障能力。積極落實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強化創業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萬人、新增勞動力轉移就業1.2萬人。推進全民參保登記計劃,確?;旧鐣kU覆蓋率達到74%以上。抓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擴面征繳,穩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善社會救助體系,提高城鄉低保、特困供養人員標準,切實保障和改善困難群眾生活。
同時,統籌推進其它社會事業加快發展。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加大對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和發展,振興發展地方戲曲,加強文化網絡建設,建立覆蓋城鄉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開展形式多樣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藝展演和文化體育惠民活動,推進文化強市建設。推動全民健身運動,增強人民群眾體質。注重解決民生突出問題,辦好十件民生實事。
(七)推進平安陸豐建設,開創和諧穩定新局面
強化社會治安治理。加快建設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推動社會治安更加明顯好轉。保持高壓態勢,持續發力,綜合施策,重拳出擊,確保如期摘掉制販毒品和社會治安突出問題重點整治地區“帽子”,防止碣石地區非法加工經營“洋垃圾”舊服裝死灰復燃,讓制販毒和黑惡勢力等重大犯罪在我市無任何立錐之地。
全面加強基層治理。大力培育自然村(村民小組)村民理事會,加強村(居)務公開“五化”和村務監督委員會“九有”建設,建立健全村(居)民民主議事制度,加快村(社區)公共服務中心(站)建設,提升村“兩委”干部能力素質,提高基層自治能力和服務水平。全面開展社會矛盾大排查,依法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最大限度消除不穩定因素。加強信訪源頭防控和積案化解,妥善處理各類糾紛,努力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落實公共安全保障。加強公共安全工作,提高突發事件預防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加強消防安全專項治理,抓好上級掛牌督辦重點鎮的集中整治。全面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推動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重點領域、重點部位的隱患排查治理,有效防范各類安全事故,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八)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樹立廉潔高效新形象
強化責任擔當意識。始終把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實。把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貫徹到政府自身建設各方面、全過程,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不折不扣貫徹執行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汕尾市委和陸豐市委工作要求。增強紅色文化自信,弘揚好、傳承好敢為人先的革命老區精神,增強干事創業、攻堅克難的銳氣,提振干部勇于擔當、主動作為的精氣神,務求高質量高效率完成全年工作任務。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市委十三屆五次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著力加強項目建設、補齊產業短板、克服發展難題、塑造生態特色、匯聚民生福祉,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努力推動陸豐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更高水平發展。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人均生產總值增長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8%;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0%;城鄉居民收入增長8%;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38%以內;各項約束性指標控制在上級下達的范圍以內。
實現上述目標,必須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狠抓項目落地投產,催生經濟發展新動能
加快重點項目建設。今年安排重點建設項目55個,年度計劃投資91.9億元。其中,能源保障項目5個,年度計劃投資44億元,分別是陸豐核電、寶麗華火電、農村配電網、新能源汽車充電、汕尾后湖海上風電場項目;交通通訊項目9個,年度計劃投資5.4億元,分別是國道324線陸豐穿城路段改建、省道510線陸豐市河西至西南段改建、省道240線陸城霞湖出入口至陸河段路面改造、甲港公路惠來段改建、烏坎沿海公路、北堤路龍潭中學路段、市區道路升級改造、碣石市政道路升級改造、甲子市政道路升級改造項目;重大發展平臺項目3個,年度計劃投資4.1億元,分別是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星都經濟開發區起步區建設、“三甲”地區五金塑膠環保集聚區項目;現代產業體系項目3個,年度計劃投資6.9億元,分別是路華電子科技園、海王醫藥健康產業基地、比德能源二期項目。同時,計劃引進比亞迪汽車零配件、潤陸新材料等5個新建工業項目;農林水利項目5個,年度計劃投資10.4億元,分別是城區供水水源、中小河流治理、省級新農村示范片建設、高效節水灌溉工程、66個省定貧困村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項目;市政建設項目7個,年度計劃投資3.8億元,分別是陸城美食文化廣場、陸城永泰路 、東河兩岸改造升級、螺河東路、運河建設項目、陸城自來水廠、碣石美食城項目;社會事業項目17個,年度計劃投資12.1億元,分別是市委黨校改建、龍山中學新校區 、汕尾市華美普寧學校、市職業技術學校教學綜合樓、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宿舍樓及實訓樓、市特殊教育學校新建康訓樓及宿舍樓、市人民醫院外科綜合樓、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市第二人民醫院、市第三人民醫院、13所衛生院達標、廣東藍太陽中心醫院、市殘疾人康復中心、青少年宮、體育館、中醫院住院樓和河圖、新安、甲秀等學校建設項目;環保民生保障及其他項目6個,年度計劃投資4.8億元,分別是市東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甲子自來水廠、甲子漁港、碣石漁港、東橋糧食儲備庫、汕尾市民兵武器裝備倉庫。
推動產業共建升級。全方位加強與深圳市羅湖區合作共建,以市產業園區為中心,輻射帶動星都和“三甲”片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拉大園區建設框架,擴大園區輻射范圍,實打實抓項目、辦實業。發揮投資開發融資平臺,認真策劃、包裝、申報國家和省投融資項目,爭取更多的資金扶持。推進園區發展基金市場化運作,吸引各類社會資本參與園區建設。創新招商方式,積極開展項目招商、節慶招商、網絡招商、以商招商,提升招商引資實效,力爭引進5個實體工業企業落戶陸豐。落實親商安商措施,完善“領導聯系包干”、“審批服務一條龍”等制度,確保招商引資項目快速落地、招商服務“一竿子”落實到底。
管好用活土地資源。加強國土資源管理,有序有償開發利用國土資源。對各類土地違法違規行為,要堅決打擊;對長期閑置的土地,要堅決收回重新規劃;對涉及變更使用性質和規劃條件的土地,要依法依規走足程序;對違章建筑和私賣土地行為,要依法嚴厲打擊取締。要發揮市政、水務、教育、交通、產業園區等投融資公司作用,盤活國有資產,加強與融資機構對接,在控制政府性債務的前提下開辟合法合規的融資渠道,保障項目建設資金需求。嚴格控制建設用地總體規模,優化土地利用空間布局,加大土地儲備力度,力爭全年完成收儲土地9000畝,保障重點項目用地需求。土地儲備項目所產生的政府收益,將重點支持鄉鎮的市政建設,提高鄉鎮土地儲備的積極性。加強河沙等礦產資源管理,促進資源有序開發利用。
(二)著力做大實體經濟,建設現代產業新體系
精準發展主導產業。以創新驅動為動能,以生物制藥、清潔電力能源產業作為主攻方向,以陸豐核電、寶麗華火電、海王制藥等企業為龍頭,完善上下游產業鏈,引導產業集聚發展,提高產業層次。加大引進、培育和建設先進制造業,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進圣誕禮品、五金配件、食品加工、服裝加工、珠寶加工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品牌企業和名牌產品。創新服務企業辦法,加大對已投產重點項目、重點企業的幫扶力度,解決企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催生產業形成更多的新產能。
發展特色海洋經濟。加強海洋資源管控和保護,有序開發海灣、海濱和海島資源,拓展藍色發展空間。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規范養殖生產,創建一批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著力發展海產品精深加工,推進海產品倉儲物流設施建設,提高海洋漁業經濟效益。完善涉?;A設施,加強甲子漁港、碣石漁港建設。
做大做強旅游產業。依托“紅、藍、綠、古、特”五色旅游資源,大力發展觀光度假、特色購物休閑、民間風俗體驗、愛國主義教育、歷史文化探究等特色旅游,推動玄武山、清云山、周恩來渡海處、大安石寨古村落、甲東麒麟山等旅游項目建設,加快景點景區配套建設,提高旅游服務功能和檔次,擦亮“粵東旅游黃金海岸”品牌,打造“廣東旅游強縣”和省著名濱海旅游目的地。
(三)統籌城鄉規劃建設,構建協調發展新格局
完善交通基礎建設。以建設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為目標,進一步完善綜合交通規劃,重點推進汕汕鐵路陸豐段、國道324線陸豐穿城路段、省道510線河西至西南、省道240線陸城霞湖出入口至陸河段、甲港公路惠來段、烏坎沿海公路、螺河東路、碣石和甲子市政道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加快城市擴容提質。按照“以產促城、產城融合”的思路,樹立經營城市的理念,以螺河為中心,向東西兩岸拓展,不斷擴大中心城區規模。重點加快市城區供水水源、陸城美食文化廣場、陸城永泰路、陸城自來水廠、青少年宮、體育館和游泳池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步推進公園、公共停車場、充電樁、公廁、自來水管網、天然氣管道、城市防澇設施等城市配套建設,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抓好鎮村統籌規劃。做好鎮村規劃修編,引導鎮村立足特色,協調發展。重點推進碣石、甲子、南塘3個中心鎮規劃建設,不斷增強中心鎮的輻射和帶動能力,打造一批“宜居、宜業、宜游”的特色小鎮。加快大安鎮石寨村、南溪村,西南鎮溪云村、安溪村、青塘村5個行政村省級新農村示范片建設。
深入推進創文創衛。繼續推進干線公路、背街小巷、集貿市場衛生環境綜合整治,清理整治占道經營、亂停亂放和違章戶外廣告,確保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和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得到有效整治,市容市貌得到有效治理,交通秩序得到有效改善,陳規陋習得到有效糾正。加大違建巡查管控力度,保持市區違法建筑“零增量”。推進美化綠化亮化工程,加強城市建筑外立面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服務水平,實現創建省文明城市目標。
(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新發展
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加快陸豐優質稻生產基地建設,提升優勢農產品發展水平,扶持培育一批省級名特優新農業特色品牌,爭創一批國家級、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拓寬銷售渠道,推動農產品加工企業轉型升級。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加強質量安全監管,維護糧食流通秩序,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打造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市。
改善鄉村生活環境。加快66個省定貧困村新農村建設步伐,確保在年底達到省驗收標準。深入開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行動,確保年底前基本完成村莊綠化美化,所有自然村達到創建新農村示范村整治標準。大力推進村道硬化、集中供水、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四個覆蓋”,確保年底前實現20戶以上自然村道路硬底化全覆蓋,合理配置標準垃圾屋、收集點和保潔員,基本實現雨污分流、污水排放管道收集或暗渠化、畜禽集中圈養。全面實現農民住房、基本公共服務、鄉風民風、農民收入、基層治理水平“五個提升”,確保年底前完成貧困村危房改造任務和農村舊房整治,自然村基本實現通電視廣播、通物流快遞、通光纖網絡,50%以上行政村達到文明村建設標準,80%以上行政村達到民主法治村創建標準。
深化農村體制改革。落實中央土地政策,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全力推進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攻堅工作,從“抓進度”轉向“保質量”,確保全面完成確權登記頒證任務。規范完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服務平臺,全面實現縣、鎮、村三級互聯互通。推進財政資金、農村金融、農業保險改革創新,規避農業生產風險。
(五)突出生態環境治理,踐行綠色發展新理念
開展污染綜合治理。大力推進大氣、污水、噪音等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實施水更清行動計劃,嚴格落實河長制,加強螺河、龍潭水庫等飲用水源水質保護,開展以水源保護區、供水河道為核心的上下游、支流等連片區域的水污染治理。加快陸城、甲子、碣石、產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及污水處理設施和市東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加強從田頭到餐桌農產品質量安全鏈條多環節質量檢測,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扎實開展農業污染源治理,降低和防范環境風險。
推行節能減污降碳。明確環保節能和質量效益并重的產業發展方向,認真落實能耗和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嚴把環保準入關口,淘汰和控制新建高耗能項目。加強重點耗能工業企業節能管理,引導和鼓勵工業企業推行清潔化改造。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完成淘汰“黃標車”任務。鼓勵全面低碳出行,推廣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開展全民環境宣傳教育行動,鼓勵引導群眾自覺養成健康、文明、低碳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碳匯造林、生態景觀林帶、森林公園和鄉村綠化美化四大重點林業生態工程,完成造林3.6萬畝、森林撫育11萬畝任務,建設鄉村綠化美化示范點5個。嚴守林業生態紅線,嚴控山火發生,切實保護森林資源。
(六)加快補齊民生短板,聚焦人民群眾新期待
全力實施精準扶貧。打好脫貧攻堅政策組合拳,圍繞“一鎮一業”、“一村一品”要求,因地制宜引導貧困村發展特色產業,提高農村集體資產收入水平,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落實貧困人口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政策,抓好兜底保障政策落地見效。強化幫扶責任評估考核,高質量完成66個省定貧困村、2.9萬相對貧困人口同步脫貧任務,貧困村集體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
扎實推進教育“創現”。以創建廣東省教育現代化先進市為目標,合理規劃學校布局,引進社會資本興建學校。抓好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大力發展公益普惠性幼兒園,加強社區教育,改善教育教學條件,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加快推進龍山中學新校區、汕尾市普寧華美實驗學校、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宿舍樓和實訓大樓、河圖職校、新安職校、甲秀職校等教育重點項目建設,增強教育發展后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全面實施衛生創強。落實健康中國規劃,努力讓人民群眾公平地享有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加快市人民醫院外科綜合樓、市中醫院住院樓、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廣東藍太陽中心醫院和市第二、第三人民醫院(甲子、碣石中心衛生院)以及13所衛生院達標建設。推動優質醫療服務資源下沉,支持和規范引導社會辦醫,推動分級診療和基層首診。引進醫學優勢學科和優秀醫學人才,加強全科醫生培養。加強婦幼健康、孕前優生服務,提高人口素質。
增強社會保障能力。積極落實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強化創業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萬人、新增勞動力轉移就業1.2萬人。推進全民參保登記計劃,確?;旧鐣kU覆蓋率達到74%以上。抓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擴面征繳,穩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善社會救助體系,提高城鄉低保、特困供養人員標準,切實保障和改善困難群眾生活。
同時,統籌推進其它社會事業加快發展。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加大對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和發展,振興發展地方戲曲,加強文化網絡建設,建立覆蓋城鄉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開展形式多樣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藝展演和文化體育惠民活動,推進文化強市建設。推動全民健身運動,增強人民群眾體質。注重解決民生突出問題,辦好十件民生實事。
(七)推進平安陸豐建設,開創和諧穩定新局面
強化社會治安治理。加快建設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推動社會治安更加明顯好轉。保持高壓態勢,持續發力,綜合施策,重拳出擊,確保如期摘掉制販毒品和社會治安突出問題重點整治地區“帽子”,防止碣石地區非法加工經營“洋垃圾”舊服裝死灰復燃,讓制販毒和黑惡勢力等重大犯罪在我市無任何立錐之地。
全面加強基層治理。大力培育自然村(村民小組)村民理事會,加強村(居)務公開“五化”和村務監督委員會“九有”建設,建立健全村(居)民民主議事制度,加快村(社區)公共服務中心(站)建設,提升村“兩委”干部能力素質,提高基層自治能力和服務水平。全面開展社會矛盾大排查,依法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最大限度消除不穩定因素。加強信訪源頭防控和積案化解,妥善處理各類糾紛,努力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落實公共安全保障。加強公共安全工作,提高突發事件預防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加強消防安全專項治理,抓好上級掛牌督辦重點鎮的集中整治。全面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推動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重點領域、重點部位的隱患排查治理,有效防范各類安全事故,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八)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樹立廉潔高效新形象
強化責任擔當意識。始終把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實。把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貫徹到政府自身建設各方面、全過程,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不折不扣貫徹執行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汕尾市委和陸豐市委工作要求。增強紅色文化自信,弘揚好、傳承好敢為人先的革命老區精神,增強干事創業、攻堅克難的銳氣,提振干部勇于擔當、主動作為的精氣神,務求高質量高效率完成全年工作任務。
加快行政審批改革。深化“一門式一網式”政府服務,加快市鎮實體辦事大廳和網上統一申辦受理平臺建設,實現“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加快行政審批標準化建設,優化辦事流程,推進數據共享和數據互認,讓群眾逐漸從“排隊辦事”變為“手機辦事”,從“群眾跑腿”變為“數據對接”。
自覺堅持依法行政。嚴格執行人大決議、決定,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主動接受市政協民主監督,廣泛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等人民團體意見,高度重視社會監督和新聞輿論監督,全面公開部門、鎮(場、區)財政預決算和“三公”經費支出情況。
嚴格遵守廉政紀律。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一崗雙責”。加強作風建設,從嚴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時刻繃緊廉潔自律這根弦,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努力營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政治生態。
各位代表,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起點開啟新征程。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汕尾市委、市政府和陸豐市委的堅強領導下,銳意進取、奮發圖強、勇于擔當、真抓實干,為建設富強文明、平安和諧、生態宜居的美麗新陸豐而努力奮斗!
自覺堅持依法行政。嚴格執行人大決議、決定,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主動接受市政協民主監督,廣泛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等人民團體意見,高度重視社會監督和新聞輿論監督,全面公開部門、鎮(場、區)財政預決算和“三公”經費支出情況。
嚴格遵守廉政紀律。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一崗雙責”。加強作風建設,從嚴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時刻繃緊廉潔自律這根弦,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努力營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政治生態。
各位代表,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起點開啟新征程。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汕尾市委、市政府和陸豐市委的堅強領導下,銳意進取、奮發圖強、勇于擔當、真抓實干,為建設富強文明、平安和諧、生態宜居的美麗新陸豐而努力奮斗!
關聯稿件:
相關附件: